中時 謝佳潾
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長期關注新住民議題,多年來發現「文化學習」雖讓新住民姊妹有能力展現自己,但「文化差異」還是令她們的婚姻頻頻觸礁。圖為新住民參與踩街活動。(謝佳潾攝)
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長期關注新住民議題,甚至花10逾年時間改善國人對外配不友善的對待,不過多年來發現「文化學習」雖讓新住民姊妹有能力展現自己,但「文化差異」還是令她們的婚姻頻頻觸礁,「文化了解」顯然成了目前最重要的課題。
海口人社區經營協會總幹事曾鴻志指出,早年外籍新娘被當成「物件」,台灣男生多以「買」的觀念在對待他的妻子,別說看不起對方,有的甚至把她關在家中或強迫與孩子分離,此不僅導致家庭失和,看不起媽媽的畸形現象也頻傳。
他說,協會為此盼能透過課程、活動等,讓大家學習到新住民的文化,知道她們的好,進而提升能力及社會地位,而在10逾年的努力下,大眾已然漸漸改觀,不友善或歧視的氛圍也逐漸消失,然而,她們回家後還是禁不起文化差異的考驗。
他不諱言地說,大家可以看到新住民姊妹當文化講師、參加各式活動展現自己,但看到的永遠是她們光鮮亮麗的外在,背後的婚姻壓力是外界所不能體會的。
他舉例,越南人視一天洗4次澡為禮貌,但看在台灣公婆眼中就是浪費,而衝突都有可能因此一觸即發,另據統計顯示,東港一帶每年約受理5、60件新住民個案,10年前以家暴、離婚訴訟居多,而今以精神狀況為多,可見政府及民間都應更加正視婚姻中文化理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