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即教室之環境支援-2021/02/03-05

生態即教室之環境支援-2021/02/03-05

活動起初孩子們注意力較無法集中,由領導人細心引導,透過簡易的「名字接力」活動,讓狀況漸入佳境。在後續活動可明顯看出孩子們不管是配合或是活動都是積極參與,甚至還會想要幫忙領導者,也在生態活動上學習到許多平日無法接觸到的活動,讓孩子們收穫滿滿的回家與家人分享。

執行概況

探索教育:

活動開始後首先藉由「名字接力」的方式,讓學員間彼此認識,並且增進團隊精神。過程中,年紀較長的學員為了達到目標,會主動協助年紀較幼小的學員,讓團隊能順利達到目標。

第二個活動是「搶救水資源」,藉由每位學員扮演一隻動物,並且分組爭奪中央水資源,來讓學員體會非洲當中動物尋找水的感覺。過程中讓學員學會聽從指令來達到目標,也讓年紀較長的學員學會去領導自己團隊完成目標。

最後活動結束時進行反思,反思「為什麼動物會需要搶水資源」,過程當中學員皆踴躍回答提出看法,並透過討論與反思明白為什麼會需要珍惜資源,並且自己透過甚麼樣的方式來幫助環境。

 

攀樹課程:

攀樹活動從認識樹木開始,讓學員明白如何去分辨一顆樹是否健康,我們能不能夠攀登。並教導攀樹過程當中要如何去注意安全,來避免自己在過程當中受傷。

學員在過程當中明白為什麼要自己學會打「保命結」,也明白學會保護自己要從「現在」開始,而不是長大之後才開始。在活動當中也要彼此幫助去確認夥伴的安全,協助將裝備穿好並確定安全,才能讓夥伴攀登。

活動結束後,進行討論反思,讓學員明白「攀樹師」為什麼要攀樹。並討論在過程當中學員有甚麼樣的想法或遇到甚麼樣困難,當下做了甚麼樣的決定來解決問題。

走繩活動:

在走繩開始前首先告訴學員,雖然走繩高度低,但也是一項有危險性的運動,所以要牢記口訣以及注意安全。活動當中由基礎練習動作開始,讓學員慢慢習慣在繩索上的感覺,從兩個人協助到只有一個夥伴協助,最後嘗試一個人上繩子,讓學員體驗各種不同的困難及挑戰自我,也學會去彼此幫助。

最後活動藉由趣味性的「攻城掠地」來讓學員體驗走繩的不同課程變化,用分成兩組方式,以在繩索上猜拳來進攻搶分。學員在當中也學會禮讓年紀較幼小的學員,並且協助通過繩索。

 

竹編課程:

一開始首先介紹了有關於竹子生態、種類,認識常吃的竹子是甚麼品種。後來介紹竹子可以運用在甚麼樣的日常用品中,也讓學員明白竹子這類環保材質能運用的範圍不只是家具而已,還有台灣普遍會用到的「金紙」,雖然製作過程不環保,但也都是竹子加工製成的。

並欣賞一些國外運用竹子所做成的建築設計以及特殊造型的家具作品,瞭解運用竹子來製作這些物品有甚麼樣子的優缺點。

之後讓學員來自己體會「竹編」,運用竹片來製作「造型扇子」,過程當中大部分學員都能自己按照老師的指示來完成,年紀較小的學

員也只需要稍微由旁邊學員協助就可以完成,學員在完成自己美麗的作品之後,都相當有成就感。

 

環境教育:

講師藉由先介紹動物特徵,透過小團體活動,讓學員扮演各種常見動物的方式使學員能更快認識這些動物的特徵,並且明白牠們生活習性,再認識為什麼我們需要去維護自然環境,以及可以透過甚麼樣的方式去觀察到在大自然當中的昆蟲及動物。

第二項活動讓學員分成兩組,學會去觀察附近學校中的昆蟲及花草,其中一組講師透過先設置好的「毛線蟲」(彩色小條毛線),讓學員明白觀察昆蟲應該要靜靜看,不要動手去抓,並看哪些學員能夠發現最多毛線蟲。另一組講師帶著學員在水池邊觀察水池附近會甚麼甚麼樣的鳥類以及昆蟲、植物,明白牠們生態環境及生活方式。

最後,讓學生藉由剛剛在學校撿拾的枯葉樹枝,來做出一個美麗植物標本。做標本過程中,學員要學會安靜並且細心將標本當中產生的氣泡給戳破,讓作品能夠呈現更完美效果更好,最後在放置一段時間後,每位學員都獲得一個自己完成最美好的標本作品。

 

桌遊及活動回顧:

透過「諾亞方舟」桌遊,挑戰學員的團隊合作,並讓學員在失敗過程中學會去尋找問題以及解決方法。活動當中每一位學員都要想辦法救一隻動物上方舟,但是年紀較小的學員會因為身形不便,導致容易失敗。過程當中藉由高年級學員來協助,使年紀較小的學員能順利完成,並且發現如何幫助較容易失敗的學員來解決問題達到目標。

最後帶學員討論這三天活動當中,甚麼樣的活動讓自己最有印象,為什麼?並從中明白這些活動對於自己有甚麼樣的學習,當中有遇到哪一些困難?下次遇到時該如何解決,當學員順利完成目標時,都獲得了滿滿的成就感。

Back to blog